9月6日,运营管理中心开展了以“你分享 我倾听”为主题的JMH第二期读书分享会活动,我们一起分享书籍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本书讲述了作者塔拉韦斯特弗的成长故事。
在17岁之前,她没有上过学,甚至没有接受过基本的教育。但他却像一只小鸟一样,努力挣脱家庭的束缚,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这本书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如何通过教育和自我探索,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活动伊始,主持人简要介绍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核心观点和作者背景,随后引导大家进入书籍的深入讨论。每位小伙伴都积极的分享了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和体会。
有小伙伴分享到:坦白讲,刚开翻开这本书时,书中的内容跟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给我的感觉有很大的出入,书名给我的第一感觉这应该是一本讲道理加举例解释论证的书才对。但实际这是一本叙述书籍。我起初有点失望,但为了理解“书名”所想表达的意思,我还是决定一探究竟。当读到快接近尾声时,我控制不住地去猜想结局,我想象着书中的父亲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过错,给作者塔拉道歉和一个大大拥抱,母亲很开心哥哥肖恩真诚地跟塔拉道歉,请求她的原谅,显然塔拉也原谅了他,最后塔拉又重新可以自由的出入那个爱达荷州巴克峰脚下那个羁绊着她的家。但书中真实的结局是塔拉再次拒绝了母亲让她妥协于父亲、接受他们为她创造的历史和回忆的要求,坚定的选择了自己的思想、信仰。好在,那时的塔拉已经拥有了哥哥卢克、泰勒以及母亲的兄弟姐妹,那时的她并不完全孤独。只不过内心属于父亲、母亲以及哥哥肖恩、姐姐奥黛丽的位置最后还是无法被填补,尤其是父亲,正如书中作者所言的那样“谁看见了他,他对他们说了什么,他们有多震惊,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在乎的是他的想法;他才是我要失去的人。”结局跟我理想的有所出人,早已习惯了美好结局的我,勉强接受了一个开放式结局。
另有同事提到本书的最后,作者认为是“教育”重塑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合上书本,我陷入了沉思,我极力让回想这本书自己能记忆的点,浮现出的是爱达荷州、巴克峰、大剪刀、不上学、不教育、精油、鱼眼睛、妓女、父亲、母亲、泰勒、卢克、肖恩、查尔斯、克里博士、杨百翰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历史、回忆,等等这些个词拼接起的《你当象鸟飞往你的山》。然后我脱口而出“阅读”“自由”,即便书中的作者强调的是教育帮助她实现了由内到外的蜕变,但是我更认为是“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是大量的自我主动地阅读让作者塔拉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重构自己过去的认知、重塑自己的信仰当然对于作者所言的“教育”,我认为其更像是一个基石、杠杆,引领作者走进一个脱离巴克峰脚下那个家的全新的世界,而持续的学习阅读才是那一堵坚不可摧的墙,将作者的大学生活与巴克峰的生活完全分开。从拥有自己的思想到坚定自己的信仰再到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和回忆,正是这些构成了作者所追求的那座“山”,作者就是那只鸟坚定而决绝的飞往那座山,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
活动最后,公司李总总结了大家的分享和讨论,也同时鼓励大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要有塔拉一样永不言败的精神,同时在工作中也要不断的通过学习,突破自我,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我们生命中都有一座真正的山属于我们自己,希望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能够像鸟一样,飞往我们自己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