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视角

梅花视角

《非暴力沟通》读书分享会活动回顾

2024-05-16

5月15日,运营管理中心组织了一场以“细嗅书香,雕刻好时光”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活动,我们共同探讨了一本极具影响力的书籍——《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由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著,自出版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我们团队的一次学习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不仅让我们对沟通技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我们构建和谐的职场以及生活场景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活动伊始,主持人简要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核心观点和作者背景,随后引导大家进入书籍的深入讨论。在分享环节,每位员工都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和体会。

有员工提到,书中提到的“区分观察和评论”这一观点,这个观点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沟通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习惯于将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混为一谈,很容易将自己的主观臆断当做事实去评价他人。这样的沟通方式往往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抵触,导致沟通陷入僵局。书中提出的“区分观察和评论”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避免因为主观臆断而引发的冲突。通过观察事实,并基于事实进行描述,我们能够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同时也给对方留下足够的空间去理解和接受。这种沟通方式,能够促进双方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氛围更加和谐,更有可能达成共识。

另一位员工则分享了——爱自己。人是无法拒绝自己真实的感受,如果因为外界的压力或者内心的软弱,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那么这件事情注定以失败而告终。我们可以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哀悼”与“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可以成长的方向,而不会陷入对自己的道德评判。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有觉知地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行动,这便是在培养对自己的爱。当我们检视那些无法带着乐趣来做的事情,将“我不得不做”的想法化为“我选择这么做”,是因为我会从做事中发现更多的乐趣,并且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在讨论中,大家还提到了“不带评论的观察”的重要性。“你又……”“你从来都……”“你总是……”这样的语言我们经常听到,也经常这么讲,却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书中“不带评论的观察”让我正视自己的沟通方式。带着情绪的评判观察,会认为是在批评他,心理上产生抗拒,其后面的沟通就会打折扣。一旦连续出现多次,我们的大脑就会有思维定势,凡是你说的话,他就会觉得你是在批评他,沟通就会出现无效。当你面对比较弱小的沟通对象,如孩子,也许粗暴的沟通表面上能快速解决问题,但更大的问题如“炸弹”潜藏在内心,他们只不过威惧于你比他强大。长此以往,“炸弹”总有一天要爆炸,会恶化双方关系。

 

除了书籍内容的分享,我们还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将非暴力沟通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工作中,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沟通能力,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团队氛围。

活动最后,公司李总总结了大家的分享和讨论,并鼓励大家将非暴力沟通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同时,他也提醒大家,非暴力沟通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回顾这次读书分享会,我们收获颇丰。通过学习《非暴力沟通》,我们不仅对沟通技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我们构建和谐职场与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启示。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注重沟通的质量和效果,共同推动团队的发展和进步。